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

1987級化學專業校友--萬建軍
2013-03-17 00:00:00 來源: 浏覽:

2005年9月23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播發了一條新聞——《國務院國資委面向全球招聘中央企業負責人集體談話》。在這次新聘的央企負責人集體亮相時,一位年輕的央企副總立即引起了媒體的關注。當記者緊追不舍地問他“你這麼年輕就當上了央企副總,有什麼想法”時,他卻謙虛地一笑,說:“這次能在衆多優秀競聘者中取勝,我覺得是我的機好,是國家開放性選拔幹部的機制好,并不能代表我比别人強多少……”

這就是俊傑風範。這位年輕的央企副總就是新聘任的中國鹽業總公司副總經理萬建軍——一個隻有38歲卻已經在衆多的危機之中創造制勝機的良才人傑!

湖北文理學院走出來的青年才俊

湖北棗陽,人傑地靈。家鄉的靈氣帶給了萬建軍聰穎的才智,也造就了他堅韌的毅力。1970年,剛滿3歲的萬建軍就經曆了一次“文化大革命”的“洗禮”,小小年紀就跟随父母颠沛到老家河南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在那裡,他飽嘗了世間的艱辛,也正是那段時光使他受到了人生的磨砺。

寶劍鋒從磨砺出!萬建軍經過艱苦的磨砺,練就了百折不撓的堅毅性格,越來越走向成熟。

十年浩劫過後,他随父母落實政策回到湖北棗陽。1987年,他考入襄陽師範專科學校化學系學習。

學校地處古隆中,是三國時諸葛亮躬耕之處。在這卧龍藏虎之地,萬建軍一踏進校門,就感覺到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氣撲面而來,他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仿佛被浸泡在激情裡。“畢竟是高等學府啊,校園的環境無不催人奮進。”萬建軍由衷地發出感慨。

有一次,化學系選拔系學生幹部,系輔導員說:“對每一位化學系學員來說,機都是均等的。你們每一個人都要把握好機,把它作為你們競技人生的第一步,認真對待。”“是啊,人生有機遇,機更難得!”萬建軍咀嚼着輔導員的話,沉思着:人生就像賽馬,靠實力也要靠機,抓住了機就抓住了人生的缰繩。本來就沒打算參加競選的他,在輔導員的動員下,忽然想起了歌德在《浮士德》裡的一句話:善于捕捉機者為俊傑!

于是,他從一個旁觀者來到競選的前台,毫不猶豫地參與競争系宣傳部長的職位。成功之後,他更進一步懂得了:危機和機并存,隻有在危機中捕捉住機,才能走向成功!這次,他真正嘗到了抓住機的甜頭。

1990年9月,萬建軍滿載着學業的豐收果實走向了社。在棗陽市化肥廠,他憑借在師專化學系打下的堅實基礎,加之勤奮、向上、不畏艱難,先後擔任辦公室秘書、生産調度,1991年3月被選調到棗陽市經貿委工作。

在經貿委工作期間,又因德才兼備,先後擔任了經貿委團委書記、企業管理科科長。

就在他工作得心應手、事業穩步發展之際,他的人生又面臨着一次嚴峻的挑戰……

善于在危機中捕捉機的人

1998年,湖北省人民政府确定棗陽市三家企業改革脫困。所謂“脫困”,實際上就是急需解困,因為這三家企業包袱沉重、危機四伏。尤其是“脫困企業”之一的鹽硝廠,更是困難重重,舉步維艱。解困要解決根本!棗陽市委、市政府重拳出擊,決定調整脫困企業的領導班子,選派得力的将才到這三家企業擔任廠長。

鹽硝廠是個老大難企業,問題最多,積重難返,當時是市政府領導最大的一塊心病。派下去的人一定要具備力挽狂瀾的魄力,細緻入微的耐力,把握政策的功力,堅忍不拔的毅力。誰能擔此重任?市委領導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集中到年輕有為、剛柔并濟的萬建軍身上。

時任經貿委企業管理科科長的萬建軍,雖然還沒有顯赫的業績,但在企業管理中,他的才華已經初現端倪。

領導跟他談話,直言不諱:“市委這次讓你到鹽硝廠當廠長兼黨委書記,責任重大啊。鹽硝廠現在就像一個一觸即發的火藥桶,你這把火如果點好了,火藥桶就是五彩缤紛的大禮花。點不好,就是一個炸藥包,不僅毀了企業,連你自己也……”

萬建軍深知利害,可他沒有退卻。他已經是受黨教育7年的黨員了,在關鍵時刻,該沖上去時堅決不能退下來。這一點,他心裡最明白。

萬建軍從丹田處深深地運了一口氣:“成事在天,謀事在人。請組織放心,我一定與鹽廠同生共存!”他無所畏懼,氣沖霄漢。

1999年2月,春節過後,萬建軍走馬上任了。

鹽硝廠是1987年建成投産的老廠,年生産能力隻有5萬噸精制鹽,而且主要生産設備都已超過了服役年限。再看看那些鏽迹斑斑的老設備,運轉起來像老牛拉破車一樣搖搖晃晃,到處都存在安全隐患……進廠的第一感覺就讓萬建軍挨了當頭一棒:這樣的條件怎麼生産?一絲沉重而郁悶的情緒在他心裡突然一閃。

“組織上就是安排你來解困的,遇到困難就郁悶,那你來還有什麼意義?”萬建軍自嘲了一下,沒有絲毫的猶豫就帶着中層幹部和技術人員找同行們學習取經去了。經過和專家探讨論證,結合企業自身實際,他确立了走技改擴能、滾動發展的經營之路。

擴能就要改造,改造就得投入。當萬建軍找到财務科長做資金預算時,财務科長卻哭喪着臉說:“萬廠長,實在沒有錢呀。現在我們欠銀行1400多萬的貸款,無力償還,人家已經起訴我們了。”

企業竟困難到這種地步!萬建軍無奈地搖了搖頭,沒吱聲。他在心裡盤算:工廠要籌措資金技改,銀行要追着屁股讨債,如果不解決銀行方面的問題,就是籌措到資金也被銀行截留,技改不成,企業就沒法生存發展,工人就沒有飯吃。

于是,他親自找農行和建行領導:“我今天是替鹽廠的400多名工人向你們讨飯來了。”老熟人相見,何出此言?行領導也道出了一大堆苦水。萬建軍當即表态:“你給我兩年的時間,到了第三年,除了按期付息,歸還累欠利息,另外再還30%以上的本金,我說到做到。”

行領導了解萬建軍的為人,為他的真誠所打動,當即表了态:“為了你的這句承諾,我甘冒風險為你擔保,保證在兩年之内不催你還本金。”

君子一言九鼎!萬建軍赢得了喘息的機就千方百計地籌措資金,他一邊組織人員加緊催收貨款,一邊親自到外面賒購設備和材料。通過技改,産能突破了8萬噸。

技改完成了,産能擴大了,可萬建軍的眉頭又開始緊鎖起來。雖然國内食鹽市場按國家計劃調節,但全國産大于銷的局面十分嚴峻。望着那1萬多噸的庫存鹽,萬建軍夜不能寐。銷售危機又成了他的心病。也難怪,一個年生産8萬噸鹽的企業,僅靠省内2萬噸的食鹽計劃,能不危機嗎?

萬建軍沒有被計劃的繩索束縛住手腳,他堅信:危機之後,機就在眼前。于是,他又帶着銷售人員奔赴全國各個銷區,鑽計劃,搶市場。

春節到了,他帶着銷售員冒着零下20℃的寒流,還在東北三省争取食鹽計劃。精誠所緻,金石為開。他們的真情,終于換來了東北三省的4000噸食鹽計劃。

4000噸,這可是省外淨增的計劃呀!萬建軍站在北國冰冷的雪地上,周身熱血沸騰。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他就這樣憑借一股子拼勁、鑽勁和擠勁,找銷區的領導要份額、争計劃,新開發了貴州、浙江、陝西、山西和東北三省的市場,當年就消化了全部庫存。

脫困企業真是積重難返。生産和銷售問題解決之後,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

由于内設機構雜、冗員多、扯皮推诿、效率低下,職工很有意見。職工是企業的主人,職工沒有積極性,企業就沒有活力。于是,萬建軍用了兩個月時間,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立足企業實際,主持完成了近5萬字的《内部經濟管理考核細則》。

2002年初,他決定進行一次機構及人事機構制度改革,對内設機構進行精簡和撤并,實行“六部三科四車間”的責權明晰、崗位多能、一崗多責的新型管理格局。同時,對人員實行競聘上崗、定崗定薪。

國有企業,人的問題曆來都是最敏感也是最棘手的問題,像“馬蜂窩”一樣,弄不好惹蜂蜇身。可萬建軍硬是以他超人的魄力和堅韌的毅力,憑借雄厚的政策實力,講究策略和方法,使後勤管理人員一下子精減了20%。人們開始驚歎:這麼大刀闊斧的改革竟沒引起一點波動和混亂,像一陣微風吹過,風平浪靜。

改革出成果,考核出效率。人事機構改革後,幹部員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工作效率一度大幅提高,職工“愛崗敬業,視廠如家”的文化理念漸漸形成。

一石激起千層浪。棗陽鹽廠的改革立即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改革經驗很快在全市企業中推廣。

此時的鹽廠可謂“歌舞升平”了。然而,未雨綢缪的萬建軍又開始琢磨着新的問題:雖然經過兩年的努力,補齊了以往拖欠工人的工資和養老金,但是住房緊張勢必要影響職工們的情緒,盡管目前這種情緒還沒凸現,時間久了難免挫傷其積極性。

萬建軍召開領導班子,專題研究解決職工住房問題。聽到消息的職工無不歡欣鼓舞,在他們的記憶裡,像這種專題研究職工住房問題的議還是第一次。廠裡決定拿出一部分錢,讓職工們自己再集一部分,最後興建了一棟40套單元樓,同時對原單身樓進行了單元式改造。當那些沒有住房的職工們搬進新居時,一個個臉上帶着感激的笑容。職工安居了,工作積極性更加高漲了,企業的人氣也聚起來了。

2002年,對于萬建軍和鹽廠來說又是一個關鍵年份。鹽行業已經明确規定,取消10萬噸以下食鹽定點生産企業。他們曆經艱辛技改擴能剛達到近10萬噸的規模,一旦被取消,工人怎麼生存?

是危機也是機遇,隻有在危機中捕捉機才能起死回生。危機之時方顯出俊傑本色,萬建軍當機立斷,心一橫,将企業産能再一次擴大到15萬噸。

産能擴大後,萬建軍面對激烈競争的鹽業市場形勢,積極調整營銷策略。這一年,僅工業鹽銷售就增加到5萬多噸,精制鹽也達到近7萬噸,實現銷售收入近4000萬元,貨款回籠率達到95%。

棗陽鹽硝廠終于在逆境中擺脫了危機,在困境中求得了發展。昔日的脫困國有企業一躍成為棗陽市骨幹企業、納稅前3名的大戶企業。善于在危機中捕捉機的萬建軍,這位力挽狂瀾的風雲人物,也理所當然地成為棗陽市優秀企業家、優秀黨務工作者和納稅先進個人。

在大舞台上盡展大将風采

思想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2003年下半年,随着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鹽硝廠作為地方小型國有企業應向何處去?這個重大問題一直揪着萬建軍的心。當時,異聲鵲起。有人主張私人買斷,有人建議投靠大企業集團,也有人主張合資重組。一時間,衆說紛纭。

關乎着企業命運和前途的大事,萬建軍不能不慎重,也不能不從長計議。他和領導班子多次商議,并認為:私人買斷,走民營化道路,作為企業領導者來說省事了,擔子輕了,責任也小了,但這隻是購買人攫取超額利潤的短期行為,與職工的根本利益相悖。隻有加入鹽業集團,在發展中得到政策、資金和技術的支持,企業才能持續快速發展。

萬建軍心裡裝着員工,所以想得更高,看得更遠。他想争取省鹽業公司和中鹽總公司投資控股,共同組建一個新公司。這可是一個戰略性的設想。

2004年新年剛過,萬建軍就向棗陽市委、市政府提交了一份書面報告,力陳利弊。報告立刻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于是,他又馬不停蹄地上北京、下武漢,争取省鹽業公司和中鹽總公司的支持和認可。

這是怎樣的談判過程啊!那些日子,他為了企業的命運和職工們的利益茶飯不思、夜不能寐。頭發急得白了一層又一層,就連正常的星期天也不曾陪同妻兒過上半天。

2004年2月,他送病重的母親住進了醫院,卻抽不開身去陪伴老人。那些天正是他與省鹽業公司磋商的關鍵時刻,母親病情加劇,怕影響他的工作,家人一直瞞着他。

3月2日,他趕到襄樊向正在襄樊開的省鹽業公司領導彙報企業改制重組工作。這時,他接到家裡電話,告訴他母親病危,要他馬上趕回去。一彙報完工作,他就立馬往回趕。當下午從襄樊趕到醫院時,母親已經在半小時前帶着期盼走了。僅半小時之差沒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萬建軍的心疼痛難忍!已經愧對了親人,決不能再愧對了員工。萬建軍把悲痛藏在心裡,他要以更大的努力帶領企業加入大集團,帶領員工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2004年9月8日,由中鹽總公司投資控股、省鹽業公司和棗陽市政府參股共同組建的“中鹽棗陽鹽化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企業從此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昔日的棗陽鹽硝廠從一個瀕臨倒閉的脫困企業走出危機,到加入大集團公司,這一步一步的艱難跋涉,都浸透着萬建軍的智慧和膽略。

2005年,萬建軍再次捕捉到了機,在國務院國資委面向全球招聘中央企業負責人工作中,以雄厚的綜合實力一舉摘取了中鹽總公司副總經理的桂冠。9月23日,被任命擔任中鹽總公司副總經理,成為中鹽總公司(前身為國家鹽務總局)曆史上最年輕的副總。

在中鹽這個大舞台上,萬建軍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很快進入角色,創造性地打開了工作局面。他常常深入生産一線調查研究,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在分管的生産、安全、科技、技改等工作上充分體現了他“真抓實幹,務實創新,忘我工作”的優秀品質。

2006年,為了整合全國鹽行業質檢資源,加強食鹽專營的質量檢測監督工作,他多次向上級主管部門專題彙報,并緊鑼密鼓做好各項基礎工作,終于在當年9月被國務院認證委批準,成立了“國家鹽産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2007年,他負責組建的“國家鹽業标準化委員”得到國家質檢總局的批準,他受命擔任該委員的常務副主任。

往往成全執著追求者。由于萬建軍對事業的執著追求,業績突出,2007年又被團中央、中華全國青年聯合增補為全國青年委員。

任重道遠,居安思危!萬建軍從不滿足現狀,他仍然在不斷地拼搏,不停地進取,在事業的長河中精勤不懈。

】【 打印    收藏】 【關閉
上一篇1990級化工專業校友--王宇

最新内容

熱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