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潘梅笑 胡靜榮)8月15日上午,永利史彩華教授應邀前往海南省三亞市雅林村,為當地村民帶來了一場關于“豇豆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專題講座與現場指導,旨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農産品質量安全,助力鄉村振興。

随着農業現代化的推進,豇豆作為三亞地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其産量與品質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增收與市場的穩定供應。然而,近年來,豇豆種植過程中頻繁遭受病蟲害侵擾,嚴重影響了作物的健康生長和最終産量。針對豇豆主要病蟲害的防控,菜農們頻繁用藥導緻“毒豇豆”事件頻發,給整個豇豆産業帶來了不可逆的負面影響,也嚴重損害了人們的身心健康。為此,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于2021年制定了《豇豆質量安全管控技術性指導意見》,要求三年内治理違禁農藥使用,控制登記藥劑的殘留超标,保障豇豆的質量提升,但目前這個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近年來,幾乎所有的省(市)都設立了“豇豆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研究專項,同時“豇豆病蟲害綠色防控及農藥殘留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列入科技部“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的“揭榜挂帥”項目。由此可見,豇豆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迫在眉睫。史彩華教授此行旨在通過科學、環保的防控策略,幫助菜農朋友解決這一難題。
講座中,史彩華教授深入淺出地分析了當前豇豆種植中面臨的主要病蟲害種類,并詳細闡述了這些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危害特點及傳統防控方法的局限性。随後,他重點介紹了綠色防控技術的核心理念與實踐應用,尤其是史彩華教授團隊最近發明的一款全新的物理防控技術,颠覆了人們傳統防治豇豆病蟲害的理念。在完全不用農藥的情況下,這款技術對薊馬的防控效果超過85%,對豆野螟等“肉蟲”的防治效果超過78%,對豇豆黑尾的控制效果超過98%等,做到了“一用多防”,簡單實用,即将成為豇豆綠色生産的“福音”。據了解,針對這款技術的相關研發産品正在尋找公司合作生産,今年年底有望在三亞市大面積示範推廣。
此次培訓活動得到了三亞市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和雅林村村委會的大力支持與積極配合,不僅為當地菜農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也為推動該地區農業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據了解,類似這種培訓,史彩華教授已于今年在三亞市的抱安村、那會村、明善村等13個村莊進行了宣講,村民參與度非常高,培訓效果十分明顯。
審核:李玉奇